作者: 王富剛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6-03 09:23
5月27日傍晚,單縣園藝街道單莊社區的安鄰廣場上,愛家小劇場正放映露天電影《我和我的祖國》。居民圍坐在草地上,孩子們嬉笑奔跑,老人們搖著蒲扇,一幅溫馨的社區生活畫卷徐徐展開。
“以前晚飯后只能悶在家里,現在看電影、跳廣場舞、聽講座,生活太有意思了。”鉑金華府小區的李阿姨吃著瓜子,言語間滿是喜悅。這份幸福感,源于單莊社區探索的“文化惠民”新實踐。
整合資源
織密“15分鐘文化服務圈”
單莊社區下轄7個小區,常住人口約1.6萬。針對文化資源分散、群眾參與度低的難題,社區以“和善之地,安鄰有約”為主題,打造集康養、教育、健身、休閑于一體的“安鄰書院”文化服務綜合體。
“我們將廣場、劇院、教室等功能區串聯,形成‘15分鐘文化服務圈’。”該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慧介紹,“通過書記茶攤、微議事等形式,吸納30余家專業機構、15所幼兒園和23名志愿者,構建起多元化服務網絡。”在銀鈴康養區,老人們跟著老師做手指操。“這里不僅有健康講座,還能理療按摩,比在家悶著強多了!”72歲的王大爺笑著說。
社區護航
守護“小禾苗”成長沃土
聚焦兒童成長需求,社區推出“小禾苗”守護計劃,聯合醫院、學校、義工協會開展中醫研學、剪紙泥塑等特色課程。“我們要讓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。”義工協會負責人劉童顏表示,“我們希望通過非遺體驗,讓傳統文化在孩子心中扎根。”6歲的趙雨欣舉著剛剪好的“福”字和泥塑兔子,滿是自豪地說:“這些活動好玩又能學到知識。”
品牌賦能
激活社區文化內生動力
“群眾點單、社區接單、學員評單”的服務機制,讓居民成為文化活動的“主角”。夜幕降臨,“安鄰書院”內架子鼓培訓班節奏激昂,少兒舞蹈室里的孩子們舞姿靈動;“巾幗領跑”“青年成長”“老年樂活”三大品牌項目,精準對接不同群體需求。社區文化干事趙磊說:“很多居民參加完活動后主動加入志愿服務,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環。”
“我們將探索‘文化書院+’模式,打造具有單縣特色的文化社區樣板。”張慧充滿信心地說,“我們一定讓文化‘沉下去’,讓居民幸福‘升起來’。”
記者 王富剛 通訊員 謝麗